来源:雪球App,作者: 复利招财鱼,(https://xueqiu.com/1430912307/335206946)
本文5400字,阅读时间约为10分钟。
昨天在知识星球,一个朋友向我提问,首先介绍了他自己,然后说花了一两个月时间,把我公众号接近300篇文章全部读了一遍,然后觉得积累第一桶金挺难的,所以想问问我是如何在工作初期月薪3000块钱,积累到第一个100万,希望能有所借鉴。
那位朋友能把我公众号文章都读一遍,让我挺佩服,也很感动,所以我认真回复了他,但因为是手机打字,并且碍于知识星球篇幅,只大概说了一下梗概,参考意义并不是特别大,今天就成文一篇,认真回复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1
我一共上了5年班,2014-2019年。
2014年大学毕业的,很普通的一所二本院校,专业是工程管理。
去西安参加了工作,去的地产公司还不错,曾经被大家称为“招保万金”,但现在确实已经不是第一梯队了。
那些年地产正热,真正校招的人都是天之骄子,要不国内顶级名校,要不海归。
讲一个小插曲:我是在公司干了1年半左右才转正,然后填员工信息的时候,有毕业院校那一栏,我从头拉到尾,根本就没有河南的高校,只能选了最下面那一栏,其他。
图片
我刚上班时的牛马格子
公司那一年校招的和我分在同一个项目的,一个是东南大学研究生,一个是西安建大的研究生,一个西安建大的优秀本科生,西安建大是建筑行业“老八所”,学校的建筑专业挺牛的,并且我们项目在西安,所以招的也算顶级学生了。后来这些同事其实还有挺多故事的,现在已然10年过去,大家各奔东西,并且好多都离开这个行业,有空可以聊聊这些故事。
我呢,排不上号,不是通过正式校招,家里亲戚介绍,没毕业就去实习了几个月,只管饭没有工资,后来领导可能是碍于面子,给我挂了一个物业编制,月薪3300元。扣完社保那些,到手大概3000元,现在回想,真不知道那时候咋过的。
幸好是工地项目,管吃管住,所以至少饿不死,然后学校学的东西又很有限,到工地上两眼一抹黑,啥都是重新学的。
图片
这是我们当年的项目部,第二层左边第三间就是我们曾经的宿舍。
回忆了一下,这个阶段我还挺牛的,那点工资,竟然没有借钱,并且那时候P2P正流行,我还研究了一下,买了几千元的P2P,记得很清,是陆金所的,每个月赚100、200的就觉得很开心。
我是2014年3月份还没毕业就去项目上实习,然后干了一年,迎来了2015年股市大牛市,但我那时候完全不知道股市牛市或者熊市,我兜里的钱就是我的眼界和认知的高度。
但发现一个奇怪的事,办公室的同事中午竟然不睡觉,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股票,然后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然后有次拿着变更签证去我们项目总办公室签字,我发现他的电脑屏幕上也是股票K线图。
这些应该算是我股票的最早启蒙,但那时候依然不懂,只是知道有这个事。天天被工作压的喘不过气,兜里就那三瓜两枣,还想不到“投资”这种高阶的事。
2
刚开始的一年多,工资基本没变,在工地上我也不懂,也没有底气想这事,懵懵懂懂的就过去了,其中有次项目旅游,因为我不是正式编制,按道理是没这个旅行费用的,那时候地产公司待遇还可以,每年一个员工好像是7000元旅行费用。
人事去请示项目总,项目总应该觉得小伙子每天跑来跑去也挺辛苦,就带上吧,真是非常感谢张总,他一句话,让我多了很多尊严,觉得和项目团队是一起的。
图片
当年在工地上的状态,每天工地2万步。
那次是去厦门,也是我人生第一次飞机旅行,到了厦门,我们一个供应商黄总请项目团队吃饭,那天晚上在一个高档海鲜酒楼吃饭,1万多的餐标,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吃鲍鱼和大龙虾,现在都还记得。
前一段和黄总聊天还提起这事,他后来在工作上对我也挺照顾,我很感激他,他是从去年开始买股票的,但我们走的不是同一条路,他也是唯一一个和我聊股价走势这些,我会忍着回复的人,毕竟人生第一顿龙虾鲍鱼的意义太重大了。
对了,黄总告诉我说张总也买股票,他们关系不错,但我和张总那时候职级差的太远,根本就说不上话,现在又天南海北,但如果有机会和他聊到股票问题,我肯定很开心。
3
后来张总调走,应该还是在2015年,换了一个项目总,毛总,是我的河南老乡,河南南阳人,他们夫妇俩都是我们公司的高管。
因为是老乡关系,并且工作了一年多,我斗着胆去找了毛总,说家里情况不容易,又面临结婚问题,希望毛总帮忙把我的物业编制转成公司编制,现在写出来感觉简单,其实那时候也不知道下了多少次勇气和决心才推开了领导的门。
毛总听了之后,他说他之前还不知道这个事,听我说了才知道,不过我毕竟是个小虾米,项目部几十个人,确实也顾不上。然后毛总说他给集团人事打电话说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这个事给我一个大的启示:如果有需求,还是要主动和领导去沟通,成不成是一回事,但至少要让领导知道你的需求,这是事情解决的第一步。
后来就真的在毛总的帮助下解决了编制问题,工资从3300变成了7000左右吧,扣完社保啥的到手应该是6200左右,真心的感谢毛总,毛总也是买股票的,我前面说去办公室找领导签字,就是毛总,可惜那时候我对股票一无所知,也是从来没和领导聊过股票。
但非常遗憾的事,毛总后来罹患癌症,在我工作的第四年去世了,那时候我已经辗转到武汉工作,听闻噩耗,内心是悲伤的,然后飞到深圳参加了他的追悼会,最后一个环节是捧着菊花瓣洒在棺椁里,做最后的告别,那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人离世后的样子,让我无比震惊,毛总本身偏瘦,人离世后皮肤缩水,更是显得单薄,让人凄然。
毛总的离世对我的震惊也是非常大的,地产公司的应酬是频繁的,和我最后选择离职有影响,但这是后话,改天再说。
所以2015年工资是高了一些,但应该依然兜里没什么钱,和100万没啥关系。
4
同是2015年,同步发生了一个对我来说极其重大的事情。
那时候房子应该卖的很不景气,并且西安是一个西部城市,可能会更难一些,。
我们项目附近,就有一个我们公司自己的住宅项目,也是卖不掉,但因为是同个公司,所以有个置业顾问就经常往我们办公室跑,并且从来不空手,今天带点水果,明天带个小风扇啥的,一来二去,就和我们搞得很熟。
然后公司又说给员工各种折扣福利,恰巧我那时候确实需要一套房子,我和家里领导是高中认识,一直恋爱到大学毕业,都谈了五六年恋爱,确实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那时候西安房价5000-6000吧,面积太大的买不起,挑了一个94平方的吧,24楼,还临着路,这一切都是为了图便宜,房价总价好像是50多万,具体记不清了,首付是19万多。
哇,那时候19万对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兜里可能连1万块钱都没有。
但胆子还是挺大的,或者也是天意,和领导聊了这事,也和双方父母说了,我岳父母给拿了12万元,哎,那时候还在谈恋爱,他们就拿这么多钱给我,感激之情就不多言了。然后我家条件太差,我上大学的学费都是助学贷款借的,对了说到这里差点忘了,我工作后的工资还有一部分拿来还了助学贷款。我爸就找我二姑给借了三四万元给我,然后我又去找同学朋友借了几万元,哎,那时候真是不容易啊,这些借给我钱的人,都铭记在心,其中有个我的大学同学,太好的哥们了,现在已经是企业领导,每次见面都让他买股票,想报报恩,可惜至今无果,我也是打心底里佩服他的定力。
图片
这是新房搬家入住那天,还特意放了一挂鞭炮。
首付凑够了,房子也如期交房,那时候工资到手6000左右,房贷好像是2000多,也还算能顾得住,真的幸好是工地上管吃管住,要不估计够呛。记得有段时间公司项目上的板房拆了,没地方住了,但我那时候还是物业编制,没有住房补贴,但同期进来的校招同事有公司给租的房子,我就去住了几个月他们房子的客厅沙发,哎,想起来都是泪啊,但那时候也没想那么多,觉得有个地儿住就行了。
后来房子面临装修,那也是不可能有钱装修的,几乎是按月装的,每个月工资到账了,就去买点材料,或者找供应商买点材料,工地上找几个工人去施工一下,幸好是在甲方工作,靠着几点薄面,大概前前后后一年多才把硬装搞完。在此也感谢当年帮我装房子的各个单位领导。
5
然后,2016年西安项目结束,商场也开业,酒店也开业,我们项目团队面临解散。
图片
这是当年商场项目,西安的朋友现在去曲江,和我们当年的变化太大了。前几年我回去过一次,金地广场路边的樱花树竟然那么粗了,当年我们种的时候胸径才10厘米左右。
阴差阳错,我被调到了江苏工作,我是2016年10月4号还是5号到的淮安,是胡总去接的我,这个是个好大哥,后面发生了太多好玩的故事,改日写写,胡总现在也买了很多股票,未来股票市值不会少于8位数的。
哎,生活中每一个对我有帮助的人,我都想给他们讲清楚投资,理解投资,让他们在股票上赚到钱,改变人生生活状态,并且惠及他们的后辈。
到江苏的第一个月,我就下决心搬家,那时候领导还在西安工作,但两个地方的差距太大了,江苏这边蓝天白云,但每次回西安探亲,咸阳机场一下飞机,满鼻子煤灰味,落差太大了。
西安冬季是供暖城市,并且秦岭阻隔,那几年的雾霾确实严重,记得有几天连红绿灯都看不清了,网上有个段子说,有的司机怕看不清红绿灯闯红灯,下面有人就回复说,大胆开,你看不清红绿灯,摄像头也看不清你。有道理哈。并且还说有老太太出来买菜找不到回家的路,可见当年雾霾的严重。
所以搬家的决心是有的,毫不犹豫,但那时候西安房子限售,好像要满5年才能过户,我们不满足。
刚开始挂120万,但因为无法交易,只能私下签合同,所以买家不愿意,一直压价,记得最低我们挂到105万,但依然无法成交。
后来我把领导也叫到江苏工作,房子还出租了一年多,但房子一旦出租,真的是面目全非,每次别人去看房都不满意。中间因为别人看房,我还飞回去好几趟。
那时候又准备在苏州买房,无比缺钱,我是真心想卖,我有个同事找到了买家,90万卖给别人的,但是私下签的合同,等满5年再过户,当时就把我羡慕的不行。
6
真是天意弄人,我是急着卖卖不出去,但西安的房价在慢慢回升,卖价在一直往上调,记得调130,150,160,但就是因为限售,没法过户,所以一直找不到买家。
但2018年某天,忽然西安传出来解除限售的消息,房价一下子爆发,哇,当天晚上中介就给我打电话,说有个客户180万买你家房子,你卖不卖,直接就给我问懵了。
我说考虑考虑,但中介说没有考虑时间,如果要卖明天就签合同,我说我人不在西安,但中介大哥说,这你不要管,你只要同意卖,我们明天飞过去找你签字。
180万啊,折腾了几年都没卖出去的房子,竟然有人出历史最高价买,确实也缺钱,和领导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再犹豫,回复说卖。第二天中午我还在办公室上班,门卫过来说有人找我,我一看是中介,把我都惊呆了。
然后就是签字,配合办理过户手续啥的,大概几个月时间,房款到账,那天,是我之前人生中银行卡里钱最多的一天,热辣滚烫。
其实还有一条线是我投资股票的线,我是2016年8月开的股票账户,然后也是摸爬滚打了2年多,无数个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和股票作战,但这个故事这里不再多言。
房款到账,毫不犹豫的,付了苏州房子的首付,剩余大部都转进了股市,那时是2018年下半年,那时候我完全不知道后面3年开启了一次3年左右的股市上涨周期,或者说牛市。
那是下一个故事。
7
嗯,第一桶金的故事讲完了,有几个感受。
1、人生是各种偶然和运气的结合体。
人与人本身的能力差别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这一路走来,我资质无比平庸,工作的5年时间,工资最高的时候大概一年20-30万(带年终奖),并未在工作上取得大的进步和发展。
买房是偶然,当然,也是自己下的决定,然后兜里1万块钱都没有,敢去为这个事折腾,也算有点影响,包括毕业后进的地产行业,恰巧又离买房这事近了一些。
卖房也是偶然,中间磨难重重,最后运气不错,卖在了相对高点,其实后面房价还有阶段涨,最高在220左右吧,但那时我没贪,包括去年苏州卖房,更是一件神奇的事。跟人性也算有点关系吧。
2、一句烂大街的话:选择大于努力。
大家应该是认可这句话的,有很多时候,来了一大笔财富,可能不是我们个人有多牛,刚好是和当时的社会机遇走在了同一轨道,进了同一部电梯。
我想了一下,能够早早的买房,最早的因素可能是和我考上大学挑的专业有关系,当年我家人有让学医的,有让当老师的,但我都觉得没想象力,我觉得地产不错,所以挑了工程管理专业,当年河南好像一共有3所大学有这个专业,我就挑了一个离家远的,郑州的中原工学院。
所以后面进了地产公司,买了房,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3、赚到的第一桶金和认知匹配度问题。
感觉各行各业赚到第一桶金的人挺多的,但很多时候钱来了又走了,没有打理好钱,这是非常常见的问题,可能很多人好奇别人的第一桶金,觉得如果自己能运气很棒,有了第一桶金,肯定也能怎么着怎么着,这其实是不客观的。
“巧妙的花一笔钱和挣到这一笔钱,一样困难”
——比尔盖茨
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研究钱,理解钱,能掌握住钱,让钱听话,让钱不走,还在兜里增值,这都是挺难的事,这一连串的事情比第一桶金的难度大很多的。
4、第一桶金需不需要很大?
这个问题应该想的人少,大部分人可能觉得越多越好,但我觉得可能也不是那样,如果现在让我回头看,我可能觉得50万本金就挺多的了,如果做投资的方式方法对了,后面是可以成为富人的。
但问题的症结是没有几个人愿意慢慢变富,都想1年后就有个大变化,说3年时间就觉得很慢。这也都是人性。
其实真正的时间是很快的,就像这篇文章的时间跨度,聊的事是2014年,距今也已经11年有余了,10年时间真的也只是弹指一挥间。
我感觉我现在有些进步,智商上没进步,认知上略有进步,最大的进步应该是对时间区间的看法。恰巧昨天在图书馆读了一本李笑来的书《财富的真相》,是一本非常值得读的5星书籍,书里有一句话我非常有感触: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来自于人们思考的时间跨度各不相同,且差异巨大”
好了,今天就啰嗦到这里吧,3个小时,写了5000多字,眼花缭乱的。
2025年5月15日写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