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留言查看
 
 
网上咨询
 
 
标  题:
关于我县大棚蘑菇(双孢菇)种植的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
2017-04-30 21:34:14
留言类别:
网上咨询
内  容:
你好,我想了解一下关于昔阳县大棚蘑菇种植的发展现状。具体包括政府对其的政策支持,以及在建设期间的各项资金的投入(如固定资产等),在种植期间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策略和种植技术等内容,希望给予我详细的回复,急需,谢谢
回复内容:

你好,你的来信已收悉,经了解,现就该产业的发展现状答复如下:

        近年,我县立足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农民发展意愿,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食用菌产业经过几年的摸索发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产业雏形基本形成,产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规模强势扩张。2009年起步时仅有北石龛一户种植面积1600平米;2010年成立合作社,发展到7000多平米;2011年政府因势力导提出了“西菜东果中养猪,千家万户种蘑菇”的产业发展思路,助推双孢菇种植面积发展到8.8万平米;2012年企业带动,园区引领,双孢菇种植发展到23.8万平米;2013年政府抓两头(菌种、加工),带中间,发展到51.7万平米;2014年初政府召开食用菌产业推进会,重奖产业发展功臣,强力推进种植面积一跃发展到102万平米;2015年的食用菌产业推进会,政府适时提出“稳定规模、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食用菌种植面积稳中有升,达到了140万平米。截止目前,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40万平米。其中:1万平米以上园区  26 个,5万平米以上园区 4 个。覆盖11个乡镇101村880户,产量1.8万吨,产值1.3亿元。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60元。
        二是种类多元发展。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各乡镇因地制宜,发挥自身气候、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更趋理性,品种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种植品种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全县食用菌种类包括10类12个品种,呈现以双孢菇为主,香菇、平菇(黑、白平)、秀珍菇、草菇、黄金针、黑(白)木耳、羊肚菌、栗蘑、巴西菇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其中,双孢菇110万平米;  香菇 68.5万棒;平菇 14  万棒;黄金针10万袋;木耳8.3万棒;袖珍菇  5 万棒);栗蘑5万棒;草菇500平米;巴西菇500平米;羊肚菌 3 亩。
        三是产业链条延伸。食用菌产业规模扩张的同时产业链条日趋完善。菇房建材、基料发酵、菌种生产供应、煮菇初加工、切片烘干、罐头加工、冰厂、篮子厂配套生产,一个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产业链基本形成。四通润农菌业有限公司建成了全自动无菌化菌种生产厂,年生产双孢菇菌种150万袋,可满足全县菇农需求;同时配套建成6000平米交易市场。全县双孢菇收购点旺季时达50个。厚基伟业食用菌有限公司双孢菇基料隧道发酵中心投入运行;全县配套建设冷库80个,库容量4800 立方;建成煮菇点9个,可煮鲜菇450 吨;建成小型烘干切片厂5个,年加工鲜菇700吨,产出干菇60吨;金谷阳光罐头厂正式投产,2015年加工鲜菇 1300吨;冰块厂日生产冰块 400 块;篮子厂日生产篮子4000个。
伴随着产业扩张、链条延伸,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从建棚服务、基料拉运,全程生产技术指导、上下料专业队、采菇专业队,每个环节上都初步形成了专业化服务组织。
        四是服务日趋完善。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适时介入,在关键环节上主动服务不缺位,有力扶持不包揽。政府每年一个重点,关键环节大力扶持,建设公益棚、培育示范园区、扶持菌种生产、引进加工企业、培养大学生村官,每年投入食用菌产业扶持资金不少于1000 万。连续二年召开食用菌产业推进会,重奖产业发展功臣及企业;出台《推进食用菌产业标准化建设意见》、《食用菌菌种管理试行办法》、《技术人员管理试行办法》、《食用菌质量安全管理实施意见》,从各个环节为菇农解决后顾之忧。
食用菌协会内跑外联,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农资、技术、信息服务。农业、科技部门依托职业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聘请省农科院、山西农大的专家教授,山东食用菌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分乡镇、分片区对菇农进行全覆盖技术培训。农委35名食用菌技术指导员对食用菌种植涉及的90个村实行包村技术服务全覆盖。四通公司从山东、福建外聘技术员16名,常年分片为菇农提供技术服务。金融部门(信用社、邮政储蓄)积极为菇农提供贷款支持。扶贫、水利、电力等部门为规模园区建设提供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日趋完善的服务更激发了农民发展食用菌种植的积极性。
       五是质量、效益双高。2015年的产业推进会,提出了“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产业发展重点,通过抓“单产提高、菌种培育、园区建设、加工增值、市场开拓、品牌打造”六个环节的突破,实现了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双提高。
       质量安全方面:严格推行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县农委把《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印刷成册,下发种植户户均1册。同时,大力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生产季节,执法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从源头上遏制菇农滥用农药、添加剂的行为。2015年10月,我县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效益方面: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除自身产生的经济效益外,对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起很大带动作用。目前全县140万平米食用菌种植面积,产值1.3亿元,其中鲜菇产量1.8万吨,鲜菇产值1.0874亿元,延伸产业产值2281万元。(冷藏513万元、烘干136万元、罐头厂819万元、菌种厂468万元,发酵料厂50万元、冰块厂30万元、篮子厂165万元。修理、运输产值40万元,餐饮业60万元)。尤其全县现有菇棚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多个(18万人次),产业劳务收入1800万元,实现农民不出去打工、家门口挣钱的心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信息纠错
主办单位:中共昔阳县委、昔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昔阳县委县政府信息化中心

晋ICP备:12007460号
本网站所发布内容版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严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