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之际,境内族居,村落开始成形。西周时期,境内有赤狄隗姓在现时的皋落镇建立洛国。春秋时期洛国改名为东山皋落氏,晋献公十七年被晋所灭,战国时期境域属赵国。秦开郡县制,境内西部漳河流域属上党郡,东部属太原郡。汉沿秦制。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境内置乐平郡,别置乐平县,始有乐平之称。三国时境域属魏,西晋泰始元年归乐平国辖。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废乐平郡,乐平县并于沾县,属并州太原郡辖。隋废乐平郡,留乐平县归太原郡辖。唐乐平县治由西寨迁至今县城上城。五代时期,境内均置乐平县,隶属太原府。北宋归平定军属镇州辖,金属平定州,兴定四年升乐平县为皋州。元初废皋州,恢复乐平县,属平定州。明沿元制,属于太原府平定州。清沿明制,嘉庆元年乐平降县为乡,由平定州直隶。民国元年5月,恢复乐平县。山西省乐平县因与江西省乐平县重名,遂于民国三年4月,将乐平县更名为昔阳县。民国三十四年8月,昔阳县城解放,9月归榆次专区辖。1958年11月,归晋中专区辖。1958年12月,划归阳泉市,改称昔阳县人民公社联社。1959年7月,从阳泉市分出恢复县制,归晋中专区辖。1968年,属晋中地区。2000年,属晋中市辖,至今未变。
首页 » 走进昔阳 » 昔阳概况 » 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