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正文
商事制度改革于事中事后监管
发布时间 :2017-05-19 15:07:5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27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由昔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为您在线直播的访谈节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昔阳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立兵做客我们在线访谈直播间,就商事制度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请您先跟大家打个招呼。

嘉 宾: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我受县工商质监局马志军局长的委托,在这里参加这个节目,首先诚挚地感谢各级领导、广大群众多年来对我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今天我将与广大网友就商事制度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进行互动交流,网友们如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相互交流。

主持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简政放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举措,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可以说,对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请局长先向大家做一个名词解释,到底什么是商事制度改革?

嘉 宾:好的。商事制度改革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确实是一个新概念,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在市场准入登记时将过去的“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将市场主体准入登记时由过去实行的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同时一并放宽工商登记其它相关条件。具体来说,商事制度改革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先照后证”的改革。在原“先证后照”的制度框架下,老百姓要想创业需要跨越许多“门槛”,前置审批许可就是一道道很难逾越的关口,例如,在改革前,要开办一家公司,领取一份营业执照,必须首先取得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审批和许可,最后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此次“先照后证”改革,就是将从事后置许可经营项目的相关市场主体,先向工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再到许可审批部门办理许可审批手续;二是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和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改革。就是市场主体在准入登记时由过去的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注册资本认缴制,即现在办理营业执照时无需再去履行繁复的验资手续和验资需要缴纳的费用;三是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国务院授权由各省政府制定符合本省实际的住所登记办法,咱们省已出台了自己的办法。四是年检变年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以及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这一点我们在后边事中事后监管方面会详细谈到。客观地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现行的以“营业执照”为核心的工商登记准入制度,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建立“放、管、扶”相结合的市场运行机制变得势在必行。

主持人:好的。刚才已经提到,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放”和“扶”的主要措施,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对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各级政府主要出台了那些惠民措施,请您谈谈?

嘉 宾:好的,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实施个体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合一”的意见等一系列法规、规章特别是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并重新公布山西省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指导目录的通知之后,除保留涉及国计民生和重大项目或者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事项的前置审批事项34项外,其余201项工商登记审批事项全部调整或明确为后置审批,一系列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的便捷措施,使商事制度改革的红利迅速体现,我县市场主体的数量呈现井喷式发展的态势。

主持人:我在这方面都有哪些主要措施?

嘉 宾:昔阳县工商局在全面落实国务院、省政府相关《意见》规定的“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乃至“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内容的基础上,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按照能减必减的原则,在简化手续和流程上做减法,在创新举措提供优质服务上加法,努力实现用“手续和流程”的“减法”换取“双创”热情的“乘法”。一是将工商全部登记事项及工作人员统一纳入县政务中心管理特别授权派出的审批机构和人员全权办理所有许可业务,做到“全部审批进大厅,大厅之外不审批”的规范性要求;二是实行工商登记零收费,即取消了所有工商登记涉企收费项目;三是推AB岗工作制“审核合一”登记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限,目前我县工商注册大厅审批时限由原来法定的15个工作日我们承诺缩短至5个工作日,并且手续齐全的做到了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发照;四是开通了工商网上办事大厅,积极开展网上名称核准、网上登记申请,办事效率大幅提升;五是出台了《窗口岗位工作人员纪律》、《优质服务便民措施》等制度及设立投诉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监管服务对象和社会的监督,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高服务效能;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证合一、一照一码”乃至五证合一、一照一码”,那么什么是“证合一、一照一码”?

嘉 宾:“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是按照“一窗受理、互通互联、信息共享”模式,将原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时,跑不同的部门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统计部门核发统计登记证、社保部门核发社会保险登记证改为现在的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一个部门受理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同时涵盖国地税税务登记证质量技术监督组织机构代码证、统计部门统计登记证、社保部门社会保险登记证五项功能。

主持人:为什么要实施“证合一、一照一码”?

嘉 宾:“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是商事制度改革重要举措,通过这一举措的实施对企业来说,存在以下好处:一是即实现了办事时少跑路,又简化了准入手续,进一步降低了创业门槛,提高了办事效率。证合一”改革后,市场主体申办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及统计登记证、社会保险证办结时限由过去的30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使创业者真正享受到了高效便捷的服务;是实现了商事制度改革由工商部门单一推进向多部门协同推进,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使简政放权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同时打通了职能部门间存在的“信息孤岛”一照通用证合一”改革后,工商、质监、税务等政府30多个部门实现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强化了部门联动,提升了政府监管效能;市场主体持一个营业执照就可办理相关事项,相关部门均予以认可,减少了过去要持多个证件办理事项;推进了社会共治。“一照一码”制度,启用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促使企业在社会各方监督下不断提升诚信水平,对构建“企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社会共治新格局具有推动作用。

主持人:我县实施“证合一、一照一码”工作的具体进展情况如何?

嘉 宾:2015年10月1日推行以来以来,我县在大力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全力推行“证合一”登记制度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全面实施了“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即向新设立及变更企业(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加载统一代码“五证合一”的营业执照。    对过去需换发“五证合一”营业执照的其他企业,为了不给市场主体增添负担,这次改革设过渡期。自2015年101日起开始换发,仅要求在2017年底前完成旧照换发工作即可。在过渡期内,未换发的证照可继续使用;过渡期结束后,一律使用加载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办理相关业务,未换发的证照不再有效。目前我持“三(或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的企业已经达到1400余户,新照持有率达到80%。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中央编办等6部门联合下发的有关通知,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适用的范围是各类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主持人:我县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的是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那么咱们的个体工商户是不是也应该实行“一照一码”的便捷制度呢

嘉 宾:是的,主持人。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办理按照国务院批转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法制办四部门的意见实行的是“两证合一”制度。即公民只需填写“一张表”,向工商部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资料”即可领到由工商部门核发的既包含营业执照又包含税务证的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主持人:这些优惠措施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产生了哪些积极意义,或者说给老百姓创业带来了哪些好处?

嘉 宾:对市场主体带来的好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可以有效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企业的设立成本和运营成本;二是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实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实现了住所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也减轻了市场主体的负担;三是实行先照后证,营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投资热情,前置许可项目从200余项大幅减少为34项,营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促进了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四是实行企业年度报告制度,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企业只需登录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网,通过网络向企业登记机关提交报告信息,不需工商部门现场年审,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减轻了企业负担;

总之,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了准入门槛,放宽了创业条件,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实现了市场主体井喷式发展,商事制度改革前,也就是2013年底我县在册的市场主体总量是5485户商事制度改革后,也就是从2014年开始至2016年底,3年的时间市场主体数量净增4469户而达到近1万户,净增长率82%

主持人:今年以来,工商部门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企业准入门槛、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那么您能否给网友介绍一下企业在“市场退出”方面有哪些便捷举措?

嘉 宾:可以。近期,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明确了企业只要未被列入异常目录或黑名单或者正在被法院采取司法强制措施及相关执法部门立案查办的情形,企业即可自行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网向社会公示45天无异议后向工商部门申报,符合条件的工商部门在3日内核准注销推出市场,这个意见从2017年3月1日起实行

主持人:您前面谈到推进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建立“放、管、扶”相结合的市场运行机制势在必行,刚才我们主要探讨了“放”和“扶”两个方面,下面能不能就“管”这方面工作向广大网民作以介绍。

嘉 宾:好的。前面提到,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放”和“扶”方面政策、措施的激励,市场主体大量涌现,这就要求监管工作必须同步跟进,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商事制度改革的成败关键决定于“宽进”之后如何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实现“严管”201510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标志着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三位一体总体框架初步完成随后山西省人民政府又于2016年7月配套出台了我省《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这些都标志着我省商事制度改革正式进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新阶段。可以说市场秩序的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企业良好营商环境的形成,应该是全社会的事情。所以市场监管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四位一体的信用监管新格局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到,实现“严管”关键厘清监管职责,政府对此是如何具体规定的?

嘉 宾: 为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实现监管的无缝衔接,国务院、省《意见》都把“四个谁”原则确定为政府监管市场的一个基本原则,即:“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即:各行政审批部门对审批事项负有监管责任;从经济领域来讲,每一个大的行业都对应着一个行政主管部门,行政主管部门负有监管的责任。四个谁”原则防止出现监管真空。

主持人按照“四个谁”监管职责划分原则,《意见》赋予工商部门有哪些职责?

嘉 宾:首先从准入源头上履行“双告知”义务。所谓“双告知”,指的是工商部门在办理登记注册时,一要当面告知申请人需要申请审批的经营项目和相应的审批部门,并由申请人书面承诺在取得审批前不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二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经营项目审批部门明确的,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及时告知同级相关审批部门;对经营项目审批部门不明确或不涉及审批的,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及时在企业信息共享平台上发布,供相关审批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查询,根据职责做好后续监管工作。

其次,就是对无照经营行为的查处。《意见》明确规定工商部门负责对无需相关审批部门审批的无照事项行业的查处 ,并配合审评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对其监管范围的无照无证行为进行查处。

主持人:按照《意见》的监管要求,各职能部门的分工明确,那么如何实现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协同监管机制呢?

嘉 宾:按照《意见》的规定,我认为要做好并形成良性的协同监管机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政府应督促各职能部门尽快使用并通过“山西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工商部门推送的全县所有市场主体依法进行认领,同时对认领的企业实施监管并及时录入相关监管数据和信息,供全社会共享。

2、政府各职能部门对通过“公示系统”认领的市场主体依法实施监管,且必须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进行,监管结果必须再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公布。这里就有个“双随机、一公开”的概念问题,其核心含义就是各职能部门对市场主体的监督检查必须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进行,即所有政府职能部门在对各类市场主体监督检查时必须“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并严格按照执法事项清单摇号抽取,否则其执法行为无效。

主持人:市场主体包罗万象,市场监管涉及方方面面,建设良好的市场环境,是不是需要政府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发力。

嘉 宾:是这样的。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各部门在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以及市场专业化服务组织、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促进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诚信经营。

主持人:共享明的消费蓝天,是我们的共同心愿;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通过工商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努力相信随着新的监管体系的建成,我们昔阳县的爱商营商环境以及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非常感谢局长来我们节目做客。

嘉 宾:谢谢!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昔阳工商质监局全体干部职工再次对社会各界朋友对我们工商和监工作给予的关心、理解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继续为我县的商事制度改革建言献策,让我们一道努力,为共创昔阳优质的营商环境共同努力,谢谢!

  相关文章
  •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信息纠错
主办单位:中共昔阳县委、昔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昔阳县委县政府信息化中心

晋ICP备:12007460号
本网站所发布内容版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严禁止使用。